close



在早期的佛經中,多直接自梵語「Avalokiteśvara」音譯為「阿婆盧吉低舍婆羅」、「阿縛盧枳低濕伐邏」,竺法護和尚譯為「光世音菩薩」,南北朝姚秦時的鳩摩羅什法師譯為「觀世音菩薩」。
唐代玄奘法師等譯師們則譯為「觀自在菩薩」。「Avalokita」為「觀」,「iśvara」為「自在」,意為眾生所見之主,故玄奘譯為觀自在菩薩。

「觀世音菩薩」從字面解釋就是「觀察世間聲音」的菩薩,出自《妙法蓮華經》之《觀世音菩薩普門品》:「若有無量百千萬億眾生,受諸苦惱,聞是觀世音菩薩,一心稱名,觀世音菩薩即時觀其音聲,皆得解脫。」又說:「若有眾生,多於淫慾,常念恭敬觀世音菩薩,便得離欲。若多瞋恚,常念恭敬觀世音菩薩,便得離瞋。若多愚癡,常念恭敬觀世音菩薩,便得離癡。」

宋朝以前,觀世音菩薩為男性形象,《華嚴經》中形容觀世音為勇猛丈夫,《悲華經》則稱善男子,因為諸佛菩薩本無男女之相,乃是因為觀世音菩薩本願中有隨願因緣化身救度的誓願,所以大眾依願可化為女性形象,以女性的母愛和慈悲來感化救度眾生。

在佛教以外,觀世音菩薩在道教和民間的香火也十分興盛。道教稱之為「觀音大士」、「慈航真人」、「慈航大士」等;民間則認為祂善於救助婦女兒童,協助孕婦順利生產,因此又常尊稱祂為「送子觀音」;在一貫道中稱為「南海古佛」。可見其在民間信仰的鼎盛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泰山大羅府 的頭像
    泰山大羅府

    大羅府 - 算命諮詢、風水鑑定、信仰開運

    泰山大羅府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