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四)。念珠: 念珠一稱佛珠,是念佛時紀錄的工具,而念佛是修行佛道基本方法之一,而中國民間一般非佛教徒亦配戴佛珠,因為非佛教徒亦多相信手戴佛珠可保平安。
念珠的種類:念珠種類大致分成三類::手珠,持珠,掛珠。
手珠 :一般是戴在手腕上,亦可隨時拿在手上掐捻念佛,顆數則多視乎手腕及珠子的大小而定。
持珠 :一般是用較大顆的珠子,拿在手上捻掐念佛之用,顆數也是視珠子的大小按經書記載顆數穿成。
掛珠 :是掛在頸上的佛珠,一般是一百零八顆,通常較大粒的是出家人平日及法會中配戴,而近年也有很多在家弟子戴在頸上。一些比較細粒穿成的掛珠一般多拿在手上或撓在手上隨時念佛。
念珠的材質:念珠的材質料很多,由礦石,果質,骨,陶瓷都有,一些經書中也記戴念珠製造的用料:
般若經--金、銀、琉璃、硨磲、瑪瑙、琥珀、珊瑚。
陀羅尼集經-- 金、銀、赤銅、水晶、木[木患]子、菩提子、蓮花子等七種。
諸佛境界攝真實經--香木、銅、鐵、水晶、真珠、蓮花子、金剛子、菩提子等。
但是以水晶做成的念珠最優,因為水晶有記憶的功能,能夠把早課,晚課等做功課所召喚得能量聚積,儲存起來,久了以後,念珠即成了法器,對於避邪,驅魔,去病,強身都會有強烈的感應。
念珠的顆數:不同的念珠顆數代表不同的意義:
14顆--表示觀音菩薩的十四無畏。
18顆—與108 顆意義相同,為便於攜帶將108顆除六份。
21顆--表示十地,十波羅蜜,佛果等二十一位。
27顆--表示小乘修行四向四果之二十七賢位。
36顆--與108顆意義相同,為便於攜帶將108顆除三份。
42顆--表示菩薩修行過程的四十二種階位,即是十住,十行,十回向,十地,等覺及妙覺。
54顆--表示菩薩修行的五十四個階位,即是十信,十住,十行,十回向,十地,四善根因地。
108顆--表示求正百八三昧,斷除一百零八種煩惱。一百零八種煩惱一般說法是六根 (眼,耳,鼻,舌,身,意 )各有苦,樂,捨三受,為十八種,六根各有好、惡、平三種,合為十八種,總計三十六種,再以過去,現在,未來三世合為一百零八種煩惱。(36*3 =108) 。
1080顆--表示十法界各有一百零八種煩惱,合成為1080種煩惱。
台北縣泰山大羅府,算命、陽宅、風水、改名、命名、招財、招桃花、斬桃花、補財庫、改運。